廣州市美馳化妝品有限公司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動態 > 行業資訊

韓國化妝品代工廠:2021化妝品新規解讀

 化妝品監管趨嚴對于代工廠的影響:

新的規定其實去年已經出來了,今年一月份正式開始,但是有些規定不是特別明確,所以大家在觀望當中。以前都是按照委托方、被委托方這樣的模式生產,新的規定出來以后,向生產方和品牌方進行轉變。主要的關鍵問題就是新規定對品牌公司有要求,有化妝品生產工藝和了解配方的人,才能生產化妝品。

目前中國化妝品公司不包括線上的有四千多家。對大品牌公司來說,新的規定不會造成什么問題,找一些相關負責人,在費用方面是沒問題的。產品品質負責人在新規定要求下,需要是化學專業,且在代工廠生產方面有大概五年以上經驗。以前平均公司會給到這樣的負責人一個月大概一萬左右,現在漲到一萬八千,未來可能還會繼續上漲,所以對小規模公司來說費用不少,這個不太現實。

所以現在品牌公司把品牌授權給代加工工廠,備案時工廠幫助備案。真正的產品負責人的要求其實目前不是特別明確,估計行業還有一段時間才能落實。

Q:關于質量安全負責人的情況,除了中小品牌可能難聘請到以外,小的代工廠是不是在招聘質量安全負責人上也可能缺乏這樣的能力,這樣可能會帶來龍頭的集中度提升,這個問題怎么看待?

A:首先在中國合法的能生產化妝品的工廠,無論是新規定出來之前或者以后,都需要有產品品質負責人才能生產。在產品生產以后,國家規定品質部必須做微生物的檢查。在檢查完成三天內沒有微生物的情況下能出貨。所以無論是小規模工廠還是大工廠,都需要這樣的人才能運營的。

Q:小的品牌商不具備這樣的人才所以可能會交由代工廠來進行,這樣的情況下相當于代工廠給品牌商提供了更多的服務。那這一塊是會加到整個生產的成本里還是轉嫁給品牌商客戶呢?

A:首先要說一下產品備案的問題。產品備案簡單來說像人的身份證一樣,品牌公司推出商標進行生產然后走向市場,必須要遵從國家備案的過程。網上備案的概念出來之前,大部分的代加工工廠是提供這個服務的。品牌公司注冊網站,代加工工廠配合給他們提供生產資料。所以其實新規定出來之前和以后,對代加工工廠來說是沒什么變化的。只是沒有委托方和被委托方這個概念了,就是品牌授權要給工廠。所以有些品牌公司比較擔心,商標授權給工廠的話,工廠利用商標偷偷生產化妝品然后賣給其他公司,也有這樣的風險存在,但是服務方面或者架構方面,其實沒有什么大的變化。

Q:新規對大的代工廠可能會帶來怎么樣的機遇和風險,公司又是如何應對的?

A:大的工廠對他們來說是客戶比較多,甚至達到兩百家,他們要生產的產品很多,策略是只提供幾個比較重要的客戶服務。其他代工廠為了區別化,幫品牌公司負責全部產品備案。但是大的代加工工廠不可能這么做的,因為他們客戶很多,如果要全部提供這樣的服務的話,他們的人數起碼得是現在的五六倍。規模小的工廠比較能提供這樣的服務,所以可能有的品牌公司愿意和規模小一點的公司合作,因為配合度不一樣。

Q:韓國的科絲美詩、科瑪以及意大利的瑩特麗三家代工廠目前在中國區的工人數大概是有多少?

A:科絲美詩大概是兩千五百左右,科瑪大概六百八百左右,蔻詩曼嘉差不多一千五百多。

Q:在新規之下,一個新品從研發到上市大概需要多久的時間,相較于過去會有比較大的變化嗎?

A:新規出來以后其實沒有大變化。產品從開發到上市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產品開發階段,第二個是下訂單后的階段。這個產品開發階段取決于品牌公司和工廠的互動,有可能品牌公司的計劃或者進度代工廠跟不上,與雙方的配合度有關,時間是控制不了的。

下訂單后,每個品種和每個配方是不太一樣的,大概三十天到七十五天的時間。開發階段一般情況下需要差不多六個月,有些公司配合度很高的話大概三個月到半年。國內的備案要求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只不過是新規定出來以后,有可能針對國外進口的手續,功能性的方面一些資料要求范圍多了一些。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很多行業的人說這個新的規定主要是針對保護中國國內的品牌。所以其實對國內生產沒什么大的變化。

Q:現在新的監管要求是需要對功效測評這一塊做一些補充,理論上應該會加大整個功效測評的時間,這個您怎么理解呢?

A:產品概念上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非特殊用品化妝品,就是一般用品,先備案然后提供資料就可以了。第二個是特殊用化妝品,以后監管更嚴格了,比如防曬和美白產品。這個過程美白產品大概稍微快一點八個月到一年,防曬的話差不多一年多一些?,F在要求必須申報以后三個月之內得到答復。所以特殊用品化妝品要求的質量文件更多了。對于大的代工廠,過去其實就是比較合規的,而且手續是比較齊全的。所以對他們來說,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對于可能中小的代工廠在過去是沒有完整的功效測評,對他們來講會有一個時間以及成本上的提升。

Q:您覺得政策向本土品牌傾斜只是對品牌而言,還是對本土代工廠也會有一定的傾斜?在本土品牌和進口品牌以及本土的代工廠和外資代工廠,在整個流程上會有一個怎么樣的差異呢?

A:國內生產一般化妝品其實備案然后上市就可以了,時間也比較短,有可能是一個月。但如果國外進口,需要辦各種許可證。在辦理的過程中,功能性產品的資料和臨床測試要求提高,進口的品牌費用方面是增加的。相對來說比較大的公司,更愿意在國內生產,比如歐萊雅未來可能陸陸續續會在中國建廠或找代工廠。從彩妝來看,因為現在進口要處理各種手續,還有要考慮運輸的時間可能半年到一年才能拿到,所以大的公司更愿意在中國國內生產。目前中國彩妝產品上市時間越來越快了,所以新的規定出來以后,韓國的很多化妝品公司為了具備競爭力都在考慮在中國國內生產。

Q:化妝品公司在中國國內生產的話,更多的是找一些本土的代工廠,還是說找像韓國的科絲美詩這樣的代工廠?

A:韓國的品牌公司差不多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跟比較大的工廠合作的,大的工廠基本上在中國都有工廠,所以只是配方轉過來在中國生產,是比較簡單的。

Q:剛才您提到的像完美日記、花西子在整個上新的速度可能比進口品要更快,那這是否可能成為國內的一些新銳的彩妝品牌去搶占市場份額的一種方式?

A:中國現在的主要消費人群是Z時代年輕人,他們比較喜歡個性化的產品,對他們來說有可能更適合國內的產品,而且完美日記、花西子的話其實就是代工廠生產的,品質方面也沒什么區別。進口的話,有可能相對來說是比中國國內的稍微貴一點。

Q:像悅詩風吟這種品牌在國內是有一個銷售額的大幅下滑,這個大概是因為國內的消費者現在更偏好于國貨,減少了對韓妝的一些消費,還是說因為可能一些其他的原因導致韓妝在國內的市場上銷售額都出現了一定的影響?

A:首先韓妝下降最大的原因是政治問題,限韓令使得一些潮流和品牌中國市場都不太容易接觸,韓國的歌手來中國演唱會也有限制。又加上最近疫情的原因,所以來往不太方便的,代購的人也減少了。以及現在國風流行了,相對來說韓國的化妝品銷售額就下降了。韓國品牌尤其是線下門店關了很多,很多品牌只保持線上運營。

Q:在像科絲美詩這類的工廠的訂單中現在國貨的占比會越來越高嗎?

A:科絲美詩進入中國已經差不多十六十七年了,進入以后他們的客戶群中韓國品牌占比百分之十左右?,F在的話百分之五都不到。一是因為中國國內的品牌公司比較多,然后還有幾個國際品牌,比如歐萊雅美寶蓮。有可能這個是渠道的變化的原因,以前一段時間很流行微商,現在大部分都是線上的公司,他們一直保持中國的客戶最多。

Q:這次新規之后,大的代工廠原來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了并且已經這樣做了。所以新規之后可能對他們來說邊際成本特別低,但是提供給品牌方的服務就更多了,這個會不會對他們以后盈利能力有一些提升?

A:大的工廠一直沒有什么特別大的變化,有可能提供這樣的全面的服務,所以剛剛開始的品牌的話,一定要選擇比較適合自己的現在的情況。唯一的變化可能是合同變動需要調動的時間。新規的關鍵是品質方面的負責人,品牌公司必須具有這樣的人才。但是這個不是特別明確,需要起碼半年以上,看一下政策怎么落實。

Q:了解到法規這邊有規定,代工企業要向他們的委托方,也就是化妝品的注冊人公開完整的配方和原料信息,但這樣其實從代工企業的角度來講,可能讓他們的成本、配方、體系都暴露在他們的客戶面前,那這樣是否會存在一些配方儲備的泄露的風險?代工廠一般是如何應對的呢?

A:代工廠的最核心是配方,配方對于代工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去公開對他們來說整體的影響會非常大。所以至于法規要如何落地??赡芎罄m還需要繼續再商議。配方的開發投入也挺大的,配方起碼需要七八個月的投入。

Q:現在新規對于功效測評這一塊的要求,大的代工廠一般都是具備這樣的一個功效測評體系,想了解一下這個體系的建立需要花費多長的時間,以及需要投入多少的資金?

A:功效測試方面,一般有研究所的代工廠內部都有測試部門。以前工廠開發了配方,通過各個功能性測試以后提供給客戶。有了新的規定后有可能更加強功能性方面的測試。但是原本已經存在這個部門,所以不會增加很多費用。公司在功效成分的廣告宣傳前,要找到國家認證的公證機構取得資質。規模比較小的公司有可能有些部門建設不完善,無法提供相關檢測。

Q:品牌商想轉代工廠,換新的代工廠的時候,產品是不是需要重新備案并進行新的功效測評?

A:在產品確認上市之前相關測評是必須要做的,這種情況下不能隨便換工廠,如果換工廠要重新申請才行。

Q:在新規下,可能品牌方去綁定代工廠的力度比過去會更大是嗎?

A:是的。

Q:有的小的代工廠不具備測評能力的話,其實會選擇第三方的測評機構。想了解一下品牌方在工廠進行測評以及從第三方找測評機構,是否會存在一些時間上以及費用上的一個差別呢?

A:這個費用是有差別的。第三方機構測試的話一般情況下這個相關費用都是品牌方來出的。測試的費用不少,功效性測試要求五萬、十萬、二十萬都有。但是一般情況下在研發配方開發的時候,相關的測試是都要做的,找第三方測試的情況較少,除非是品牌方特殊要求。

Q:現在因為新規要求更多測評,實際上具備測評體系的大型代工廠整體的優勢會比不具備這樣的能力的代工廠會強很多,所以可能也會存在一些小的品牌商,找大型代工廠的這樣的情況?

A:要找大加工廠的話,一定要確認他們研發的實力、研究所的規模和設備人員。這個也會是大代工廠比小代工廠存在的優勢,也會是未來品牌商他們可能主要選擇大代工廠的一個主要的動力。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导航-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亚洲精品自拍av-久久一级毛片免费播放